在青海这片广袤而独特的土地上,山川壮丽、湖泊众多、草原广袤。特色产业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着地域的光芒,承载着经济发展的希望。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落实落细税收政策,以精细服务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聚焦高原农业,税惠增添动力
2024年8月31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授予海东市平安区“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的荣誉称号,成为全国获此荣誉称号的13个县(市、区)之一。立足富硒资源优势,平安区把富硒产业确定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第一抓手”,探索形成“基地生产加工、产品研发检测、市场拓展销售、品牌宣传培育、文旅融合支撑”一体化发展新方向。
为充分发挥本地区产业优势,不断释放富硒产业潜力,平安区税务局整合资源,打造“税心向党 奋勇争先”党建品牌和“安”税驿站纳税服务品牌,建立健全重点帮扶企业“一户式”台账。以“远程帮办、问办结合”模式为当地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税费服务。组织业务骨干定期走访当地富硒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准辅导,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以及品牌建设提供支持,让税惠红利转化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青海金阳富硒农畜产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曹女士说:“国家的好政策帮企业减轻了很多负担,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给我们答疑解惑,2024年至今,我们公司免税销售额达到了119万余元,增幅达到13%。”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立足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大县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发展定位,着力构建枸杞现代化种植基地。现已建成全国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单产产量最高、产品品质最优的枸杞种植示范基地。都兰县税务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一方面联合都兰县发改委、农牧和科技局等单位深入调研枸杞产业发展情况,并通过都兰县枸杞产业园区管委会和都兰县枸杞协会及时准确掌握枸杞生产企业的经营数据和信息,做好对枸杞生产企业的精准管理。另一方面邀请工商联、发改委、银行、A级纳税人等召开民营企业政策宣讲暨“税银企”座谈会,围绕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法规、纳税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作为县域具有代表性的枸杞生产加工企业,拥有5万亩种植基地,种植3.8万亩有机枸杞。“税务干部既为我们讲解涉税业务办理流程,又辅导我们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还一对一辅导我们的职工完成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服务很贴心。”该公司法人代表杨学文说道。
聚焦盐湖产业,税务精准发力
在青海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进程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坐拥丰富的盐湖资源,其盐湖资源开发历经多年探索与发展,已取得诸多瞩目的成果,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主营业务为氯化钾、碳酸锂的生产销售。该企业是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龙头骨干企业、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企业。为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格尔木市税务局密切关注察尔汗盐湖生产车间,了解生产工艺流程、集团跨区域业务等情况,及时掌握企业新项目、新工艺更新上线进度。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等精准推送税费新政、红利账单,并与企业财务、技术人员一同对盐湖资源开发、循环利用以及利用尾矿、共伴生矿、低品位矿生产氯化钾认真开展实地调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辅导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环保税、资源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全面构建产业规模居前、创新能力领先、绿色低碳循环、国际影响凸显的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增添动力。
同时,茫崖市围绕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茫崖市税务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服务举措,精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特色经济”发展赋能添力。
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作为全市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钾肥将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的农田,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力。税务干部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工作,近距离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围绕企业用工状况、从业人员结构、岗位设置、安全预防、技能要求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最近订单量加大,销售力度提升,开具发票金额不够,我们提交了发票增额的申请后,很快就接到了税务部门的电话,了解需求后经过实地核查批准了增额申请,让我们能够按期给合作方开具发票,问题解决得很快。”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办税人员包巧祥说道。